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培训项目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三期(线上) • 历史学院

培训类别:培训班[人文]

主办单位:历史学院

报名时间:2024年11月22日 ~ 2024年12月06日

培训时间:2024年12月07日 ~ 2024年12月16日

¥ 培训费: 3000.00元
招生简章
评估结果
下载报名表
【学院及专业优势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学校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得到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建校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形成了“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摇篮、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重镇、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的高地三大办学特色,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中国共产党探索创办新型高等教育,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典范和缩影,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科在80余年的办学实践中,既有如范文澜、尚钺、戴逸、李文海等一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更有一批年富力强、思想活跃并在学界很有影响的中青年学人,是海内外公认的历史学研究重镇。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是国家级重点学科,清史研究所为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近年来,中国史学科入选全国首批“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并进入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与“强基计划”。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科特色鲜明、交叉融通。除以清史研究为突出特色外,秦汉、唐宋和民国史的研究力量也较为雄厚。近年来又着眼于交叉和新兴学科发展需要,组建以出土文献、民间文献、民族文献等特色文献为研究对象的教研团队,以及生态史、医疗史、数字人文与历史研究、公共史学等教研团队,产生重要国际学术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是国内较早开展口述史研究和教学的高校之一。新中国清史学科奠基人、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戴逸先生在《漫谈“口述历史”》(2004年)一文中就高度强调口述史的重要价值。他说:“‘口述历史’是历史科学园地中新近绽放的鲜花,它还年轻、稚嫩,有待于护持、改进、发展。但它具有强劲的生命力,必将在记录和传承人类历史知识、推动文明进步方面做出更为重大的贡献。”

多年来,中国人民大学的学者在口述史理论与实践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涉及历史学、中共党史、社会学、人类学、档案学、新闻传播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等多个学科领域,展现出鲜明的跨学科特色。在历史学领域,中国人民大学的学者探讨了口述史与当代中国史、妇女史等专门史的结合,利用口述史料发掘普通个人经历,重构历史图景。社会学和人类学视角下的口述史研究,关注口述过程中的权力关系、社区和族群认同建构等议题。档案学者则致力于口述档案的征集、整理、开发与利用,并探讨口述档案的证据属性和凭证价值。新闻传播学者将口述史运用于新闻史研究,还关注它在纪实文学与非虚构写作中的独特魅力。

中国人民大学教师还积极倡导和饯行“走出象牙塔”,彰显了鲜明的社会责任感。在实践教学方面,围绕“大国边疆”育人工程、“庚子抗疫口述史”、“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系列调研访谈、记录中轴线:“中轴线与中国式现代化”口述史访谈等活动,引导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口述史实践。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究视野开阔,立足中国实践,放眼国际前沿,致力于诠释和发展这一新兴学科。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时代背景下,这一特色研究领域必将彰显出更加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课程安排】

课程场次

课程题目

主讲教师

单位/职称

1

跨越学科界限:多元视角的口述史

声音的力量:口述史的社会价值

杨祥银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

口述史在博物馆展览中的运用——以“再见,长江西路301号”展览为例

阳  昕

上海玻璃博物馆副馆长兼策展人

3

口述史与生命历程——记忆与建构

周晓虹

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

4

口述史与非虚构写作:以写作“梁庄”为例

梁  鸿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5

政治学视野下的口述史

张奎力

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6

传承人口述史访谈和书写方法

郭  平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教授

7

口述史与纪录片创作:以《决胜淮海》为例

刘军卫

资深纪录片导演、北京三多堂传媒联合创始人

8

口述史与社区研究

刘亚秋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9

口述史在生态经济学中的应用:原理、进展与展望

钟方雷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10

口述史与自传创作:以江平和陈光中自传为例

陈夏红

中国政法大学破产法与企业重组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注:以上专家均已接受邀请,但因不可预见因素,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对该课程内容保留部分调整权,最终师资以报到时课程表为准。


【教学办法】

报名时间:2024年11月22日至12月6日

上课时间:2024年12月7日—16日

培训方式:线上教学(腾讯会议)


【学习期限】

上课时间:2024年12月7日—16日。

【报名条件】

本研修班面向以下人员招生:

1.高校、科研院所相关专业师生与研究人员;

2.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校史馆文物馆、纪念馆等各种场馆工作人员;

3.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党史、地方志、宣传、党建与文化传播相关的工作人员;

4.各类新闻传播媒体的记者与采编人员;

5.有志于将口述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相关大中小学教师;

6.其他对口述历史感兴趣的社会各界人士。


【报名手续及联系方式】

1、报名流程

1)填表:填表:如实填写报名表,并将word版发送至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培训中心专用邮箱:lishipeixun@126.com;

2)学院对报名材料进行审核并及时一对一通知报名者;

3) 缴费:报名者在沟通后3个工作日内在中国人民大学财务系统一次性缴纳项目费用。

2、报名咨询

田老师:010-62511453

邮箱:lishipeixun@126.com

【收费标准】

1、培训费:3000元/人(含教师授课、学习资料、结业证书、组织管理等费用);该费用由中国人民大学财务处统一收取,开具可报销的中央行政事业单位统一收据。


【缴费方式】

(一)个人账户缴费:点击“中国人民大学终身学习服务平台”发布简章的缴费链接,通过学校电子收费系统缴费。

学员通过点击简章页面发布的“报名缴费”按钮,可直接打开“中国人民大学通用收费系统”中该课程班的对应收费页面,注册并填报个人身份信息和票据信息后,通过系统缴费。

郑重提醒:学员如果遇到招生人员以参加本课程班培训为由,要求学员缴纳任何公示培训费之外的费用,可向学校有关部门举报违规行为。举报电话:82507931。

(二)单位账户缴费:通过单位银行账户办理银行汇款缴费。

户 名:中国人民大学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紫竹院支行
账 号:0200 0076 0902 6400 244

特别说明:汇款时“收款人(单位)”一栏均只填“中国人民大学”六字,在“用途/摘要”栏里填上“历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三期(线上)课程XXX(学员姓名)培训费”。汇款后请将银行汇款凭单提交至历史学院有关负责老师处确认。

【证书】

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考核合格者,由中国人民大学颁发《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三期)》结业证书,证书统一编号,可登陆“中国人民大学终身学习服务平台”(http://peixun.ruc.edu.cn/)查询。


  • 1、培训组织有序,服务周到,沟通及时。

    5分
  • 2、课程设计科学,内容充实,针对性强。

    5分
  • 3、教师授课理论观点明确,条理清晰,逻辑性强。

    4.98分
  • 4、教师授课注重教学方法,理论密切联系实际。

    4.98分
  • 5、对本次培训收获的总体评价

    4.98分
是否还希望参加该学院的其他培训课程?
是否还希望参加与本次培训内容相关的其他培训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