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培训项目
民法典实务前沿热点问题高级研修班(庆祝民法典颁布5周年专班) • 法学院
报名缴费

培训类别:培训班[法政]

主办单位:法学院

报名时间:2025年03月31日 ~ 2025年05月20日

培训时间:2025年05月23日 ~ 2025年05月25日

¥ 培训费: 5800.00元
招生简章
评估结果
下载报名表
【学院及专业优势简介】

2020年大型公益直播《民法典开讲》原班师资再次携手      

与权威名师面对面       系统全面学民法典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法学院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主要学院之一。现任党委书记为杜焕芳,院长为杨东。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成立于1950年,是新中国诞生后创立的第一所正规的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传承了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的红色血脉。并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的朝阳大学创办于1912年,当时被誉为“中国最优秀之法律院校”,在中国近代法学教育史上享有“北朝阳,南东吴”、“无朝(阳)不成院(法院)”的美誉。

法学院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工作母机”和“法学家的摇篮”,已成为引领法学教育的重镇、凝聚国内优秀法律人才的平台和沟通中外法学交流的窗口。1998年,在全国高校系统中第一个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在2004、2009、2012、2017年教育部四次正式公布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排名中均排名第一或A+;2018年在教育部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获评A+;2017年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2022年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

法学院拥有国家级重点一级学科1个(法学)、国家级重点二级学科4个,本科专业(法学)1个,法律专业硕士学位点1个,是全国首批获准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博士点和硕士点覆盖全部二级学科,设有全国首个法学博士后流动站。2005、2014、2018年三次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21年荣获全国法学院校中唯一的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法学院自1950年至今已毕业学生2万余人,培养各类培训生、进修生、法官、检察官、律师、高校教师和国家机关公务员等30余万人,培养出以首席大法官肖扬、张军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共和国杰出法治建设者。现有在校注册学生2200余人,以研究生为主体,本科生约占四分之一。

法学院设有研究中心(研究院、所)68个,成立有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未来法治研究院、知识产权学院、律师学院、亚太法学研究院、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研究院、市域社会治理研究院等,建有科技革命与未来法治跨学科重大创新规划平台、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跨学科重大创新规划平台、营商环境跨学科重大创新规划平台,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个和“985工程”国家重点创新基地、国家级人权教育和培训基地、国家级涉外法治研究基地以及综合性的法学实验实践教学中心。

法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结构良好的教师队伍,其中既有一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资深法学家,更有一大批在全国法律界和相关学科有影响的中青年法学家。截至2023年2月,学院有专任教师109人,其中教授61人,副教授41人。高铭暄教授作为法学界唯一代表,获“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和“最美奋斗者”称号;许崇德教授作为高校法学界唯一代表,获“改革先锋”荣誉称号,被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的积极推动者”;37位专家入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或主要成员,人数居全国法学院校首位;43人次获得高层次国家级人才项目;先后有16人次走上“共和国讲坛”,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或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讲座主讲人;8人荣获中国法学会“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荣誉称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于中国的2个法学类教席均在本院。

法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加快构建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深入推进有中国特色、时代特色、实践特色的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优化人才培养路径,培养德法兼修、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法治人才,打造法学研究和法治人才培养的高峰,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法学学科建设新路而努力奋斗。

【课程安排】

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颁布后第一时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在司法部普法与依法治理局的支持下,联合百度APP推出了大型公益直播“民法典开讲”,获得了千万次观看,受到社会广泛好评。

2025年正值民法典颁布五周年,作为参与民法典编纂工作专家最多的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在民法典宣传阐释方面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民法典编纂“梦之队”再次联袂,计划于2025年5月23日至2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民法典实务前沿热点问题高级研修班,系统阐释民法典实施以来的实务前沿热点问题。



【课程内容】

民法典总则编实务前沿问题

民法典物权编及司法解释最新理解与适用

民法典合同编及司法解释最新理解与适用

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最新理解与适用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二)最新理解与适用

民法典继承编的解释(一)最新理解与适用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解释(一)最新理解与适用

民法典各编实务前沿热点问题


【拟邀师资】(排名不分先后)

王利明

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立新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龙翼飞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新宝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姚 辉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高圣平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石佳友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孙若军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婚姻家庭法研究所执行所长。

 

朱 虎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熊丙万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未来法治研究院平台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王 雷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学办法】

在中国人民大学校内(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线下授课。以师资授课为主,并与参会人员互动交流。

【学习期限】

2025年5月23日--25日,授课三天,其中5月23日、24日晚间授课,共32课时。5月22日报到。


【报名条件】

司法实务界人士,企业法务人士,各律师事务所专业律师,各有关院校专业教师及其他研究人员等。

【报名手续及联系方式】

【报名流程】

1.报名

下载报名表,填写后发送到:ruclaw611wr@ruc.edu.cn;

2.缴费

报名邮件被回复确认后,请在规定的时间内缴纳研修费用。学员通过以下方式缴纳培训费:

(一)个人账户缴费:点击“人大培训网”发布简章的缴费链接,通过学校电子收费系统缴费,点击以下链接,注册(之前已经注册的学员使用老账户信息即可)并填报个人身份信息和票据信息后,通过系统缴费。

郑重提醒:学员如果遇到招生人员以参加本课程班培训为由,要求学员缴纳任何公示培训费之外的费用,可向学校有关部门举报违规行为。举报电话:010-82507931。 

(二)单位账户缴费(个人缴费也可):通过单位银行账户办理银行汇款缴费。

户  名:中国人民大学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紫竹院支行

帐  号:0200 0076 0902 6400 244

特别说明:汇款时“收款人(单位)”一栏均只填“中国人民大学”六字,在“用途/摘要”栏里填上“姓名+法学院民法典研修班”。

所有报名学员汇款后请将银行汇款底单扫描件(或拍照)发送邮件至ruclaw611wr@ruc.edu.cn

备注:授课场地容纳能力有限,如超出预定人数,主办方将按照报名先后为序予以录取。


【联系方式】

报名咨询

万老师(010)62510145

李老师(010)62510145

传  真(010)62514365

邮  箱:ruclaw611wr@ruc.edu.cn

地  址:中关村大街59号明德法学楼611室

【收费标准】

培训费拟为5800元(包括师资费、资料费、证书费等费用)每人,不含食宿费、交通费。


【缴费方式】

(一)个人账户缴费:点击“中国人民大学终身学习服务平台”发布简章的缴费链接,通过学校电子收费系统缴费。

学员通过点击简章页面发布的“报名缴费”按钮,可直接打开“中国人民大学通用收费系统”中该课程班的对应收费页面,注册并填报个人身份信息和票据信息后,通过系统缴费。

郑重提醒:学员如果遇到招生人员以参加本课程班培训为由,要求学员缴纳任何公示培训费之外的费用,可向学校有关部门举报违规行为。举报电话:82507931。

(二)单位账户缴费:通过单位银行账户办理银行汇款缴费。

户 名:中国人民大学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紫竹院支行
账 号:0200 0076 0902 6400 244

特别说明:汇款时“收款人(单位)”一栏均只填“中国人民大学”六字,在“用途/摘要”栏里填上“法学院民法典实务前沿热点问题高级研修班(庆祝民法典颁布5周年专班)课程XXX(学员姓名)培训费”。汇款后请将银行汇款凭单提交至法学院有关负责老师处确认。

【证书】

完成规定课程,颁发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培训结业证书。


报名缴费
暂无评估数据